第122章 不属於这里
天一观很安静。
在这里修行久了,自然而然地,心性都淡泊了许多。
即便有香客登门,亦只按规矩引客,并不随行,各自做各自事情。
此刻见外人到访,院中洒扫的几位转身行一道家礼,再定睛一看,纷纷惊讶。
“阿鸾?”一人笑了起来,“阿鸾怎么忽然回来了?”
秦鸾回了一礼。
几人这才注意到,跟在秦鸾身后的,除了一位中年妇人,还有一颀长青年。
这两人,都是生面孔。
“我这趟来得急,才没有事先递消息来,”秦鸾上前,道,“那位公子极有可能是静宁师太的家人,我带他来认一认。”
秦鸾与师姐们寒暄,林繁自没有过去,只站在院中,打量四周模样。
也不晓得那厢说了什么,忽然间,林繁敏锐地察觉到,几注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或是打量, 或是审视。
不自禁地, 林繁站得更直了些。
“看他的年纪,恐是不曾见过师太,”一人道,“即便见过, 也定是极小的时候, 可能没有什么印象了。”
“我看他的五官,与师太确有几分相似, 兴许真是家里人。”
“师太在观中多年, 从未有人来找过她。”
“她自己不记得旧事,家里八成也不知道她去处, 找都无从找。”
“既是阿鸾带来的, 就叫他见一见师太吧。”
听她们说完,秦鸾便道:“我带他去见大师姐。”
“她在大殿那儿。”有人与秦鸾指了指。
秦鸾道了谢,转身走向林繁:“国公爷, 这边走吧。”
天一观小,有什么消息,顷刻传了个遍。
知道秦鸾回来,这一路往大殿,好几位都来与秦鸾问候。
林繁走在秦鸾身后,看着她一一回礼。
他还记得, 头一回在西四胡同见到秦鸾时, 观她衣着打扮、举手投足,便是一位常年修道之人。
现在, 置身道观里,周遭一切与道家有关,这种感觉越发深刻。
秦鸾真真正正地, 融入这里。
倏地,林繁回忆起, 早先有一次, 秦鸾曾说过, 若没有婚约在身, 也没有家中亲人,不用回京, 她可能就在山上一直修道了。
在林繁看来,秦鸾很适合这里……
“秦姑娘,”林繁唤了声,问, “我刚听着, 你的师姐们都以俗家名字称呼你, 先前不曾问过,你没有道号吗?”
“没有, 师父没有给我取过道号,”秦鸾笑了笑, “师父说,我虽跟着她修行,但我没有断了俗事,我冲早都要回到俗世之中, 我在天一观只是暂居,却不属於这里。”
这个理由, 秦鸾以前并不认同。
在小小的她看来, 既然已经入了此门, 就该有一个道号。
观中的那些被赐名的师姐, 也不是完完全全就断了俗世因果, 偶尔,她们也会有亲人上山探望,每月会给家中写信。
可秦鸾说不过师父,只能作罢。
再后来,她慢慢习惯了,有没有道号,她都是她。
秦鸾过去与大师姐行礼说话,林繁看着她的背影,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感情之事,生於人与人之间,有付出、有回报, 同样也会有妥协。
他喜欢秦鸾,他想要与秦鸾有更多的可能。
他也知道, 一旦与他站在一起, 即便不是心悦於他, 只是以秦家的立场相助,都会给秦鸾以及永宁侯府带来很多麻烦。
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牺牲,那么,能斟酌的妥协则是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