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胡说八道(1 / 2)

踏枝 玖拾陆 2720 字 3个月前

第291章 胡说八道

御书房里,黄太师坐在一旁。

皇上看着手中折子,久久没有出声。

黄太师没有催促,只眼观鼻、鼻观心。

他很清楚,这封祁阳府快马加鞭送进京的折子,会让皇上心堵。

自那日三府“消失”后,京城里的风就不稳。

时而东风、时而西风。

有人愤怒他们的造反之态, 有人认为定有内情,金銮殿里都吵了很多次,更别说下了朝之后。

不止官员们争论,百姓之间也各有各的想法。

当然,谁都说服不了谁。

在黄太师看来,这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不是谁都跟他似的,掌握了事情的全貌。

不知道林小子是先太子的遗腹子, 不知道皇上对此心生怀疑, 不知道永宁侯坚持“带病”出征的根由,自然而然的,对这最后这么一出“三府消失”的结果,会有不同的看法。

思路思路,它就是一条路。

路中间断了一节,亦或是手里无火把、天上无明星,连东南西北都无从分辨,不就是会走进迷宫里吗?

到最后,鬼打墙。

要么误打误撞、稀里糊涂,要么就在里头继续绕着。

千步廊里,这些日子绕迷糊的人,数不胜数。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始终有解释不通的前后因由,於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互相指出对方的不合理,却也无法自圆其说。

这在黄太师和范太保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

心思都分摊到那些上头去了,政务必然会有耽搁。

大周幅员辽阔,各级官员行事按部就班,上头有他和太保大人掌着,短时间内,出不了大岔子。

时间久些,也就是蜿蜒中前进,大方向上能控住。

但是,这始终不是什么长久之策。

冲早得拉回正路上来。

而且,越快越好。

偏偏这个节奏与速度,不掌握在他和范太保手中,还得看林繁与永宁侯。

就因着记挂这些,哪怕黄太师看清了、也决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他还是在短短不足一月的时间里,愁得头上难寻一两根黑发。

如今,几乎是一头银白了。

对镜自照时,黄太师颇不习惯, 转念想想, 他这么个身份, 朝中出了如此大的变故,若还老神在在、没点儿起伏,才显得怪。

这么一副操劳心塞的老迈相,丑是丑了点,倒也很适合他。

至於范太保……

那人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慢吞吞。

所有人都见怪不怪了。

这段时间,衙门依旧没有找到徐公公的下落,包括那日失踪的李生等混混一块,生不见人、死不见屍。

衙门几乎把西四胡同翻过来,可那夜的雨太大了,什么线索都寻不到。

常宁宫的走水亦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天雷之说,太过难听,往外说时,都道是有耗子打翻了灯台,才会燃起大火。

没有任何进展,朝中又各执一词,皇上的心境如何,黄太师一想就知道。

今儿倒是有进展了。

祁阳府的折子毫无疑问能打破平衡,但显然,皇上高兴不到哪儿去。

折子递进宫之前,黄太师已经看过了。

平阳长公主出现在了祁阳城,说她被永宁侯府与定国公府胁迫,她无缘无故不可能造反,甚至还问唐筹要兵,急得唐筹只能上书请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