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三道圣旨,无论是大殿外面的还是大殿里面的人都被震得头晕脑胀。对北晋朝堂上的大臣们来说,知道二公主找到了这个消息满打满算其实也还不到一个月时间。永嘉帝这次显然是费了不少心思,一直到襄国公去了北晋才透露出来这个消息。但是小公主在哪儿,这几年在做什么,又是怎么找到的等等一概不说。而且态度强硬的通知礼部宗人府和钦天监为公主选择封号。
最后,礼部呈上去的封号永嘉帝还不满意,如今这封号还是永嘉帝自己定的。
朝臣们并不想为了一个小公主跟皇帝治气,毕竟如今对天启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小公主如何而是要从宗室中选择一个皇嗣出来,毕竟永嘉帝年纪已经不小了而且身体也并不太好。但是永嘉帝对此极其的不配合,倒是这一次隐隐透露出几分意思。只要朝堂上不干涉小公主的事情,皇嗣的事情还是可以商量的。
只是,即便是如此在朝臣眼中,永嘉帝对小公主的赏赐还是有些过了。
公主封号没问题,但是食邑三千,位比亲王还能拥有亲卫?这哪里是位比亲王,这是除了不用就番就已经是个亲王了啊。更不用说最后那个,什么叫以玉佩可换陛下诏书一封?这等於给了公主一道空白的诏书啊,谁知道那小公主会拿来填什么?
永嘉帝的表现无一不说明了,陛下对这个从北地归来的小公主的重视。
楚凌也有些惊讶,连续三封诏书确实说明了永嘉帝对楚卿衣这个女儿的重视。楚凌并不是刚来到这个世间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她自然知道永嘉帝的后两份诏书对朝中大臣的冲击。天启的公主与前朝不同,公主没有食邑,从小养在宫中,长成之后赐予封号和大笔嫁妆嫁入权贵之家或和亲。基本上就是皇家千娇百宠养着的金枝玉叶,美则美已,基本上没有什么自由可言。
而有了食邑,自然就要有替公主打理食邑和产业的相关人员,再加上三千亲卫,这确实是个标准的亲王待遇。只是不知道,里面那些老臣为什么没有反对呢?楚凌有些好奇地思索着。
“宣神佑公主觐见!”
“宣博宁郡王、安信郡王觐见!”
“宣襄国公觐见!”
永嘉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双眸紧紧地盯着大殿门口。传旨的内侍有些尖锐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倒是显得大殿内格外的寂静。永嘉地又垂眸看了一眼底下互相交换着眼神或者干脆眼观鼻子鼻关心的大臣们。心中冷冷地想着:他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或许对他们来说,他这个皇帝根本不重要,只谁坐在这个皇位上也不重要。他们有的人要荣华富贵世代不绝,有的人要清高名声流芳后世,有的人只求安安稳稳不用面对北晋人的刀锋。只要能做到这些,皇帝是谁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