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速去把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婢青娥叫来,朕有话要问她!”
“这——”朱洪喜瞄一眼外面天色。
这个时候了,皇上要见青娥,他去慈宁宫请人真的不会被太后乱棍打出来吗?
昌庆帝此刻跟打了jī血似的兴奋,哪里顾得上这些,眼一瞪道:“还不快去!”
“呃,是。”
“等等!”昌庆帝抬脚往外走。“还是朕亲自走一趟吧。”
朱洪喜大大松了口气。
太好了,太后就是发火,那也有皇上在前面顶着。
他忙提了一盏琉璃宫灯。给昌庆帝带路。
六月的夜暑气依然没有完全褪去,以往这时候昌庆帝已经在清凉山避暑了,今年因为起了战事没有出京,燥热的天气让他颇不习惯。
不过此时,昌庆帝却丝毫不觉得闷热,大步流星比朱洪喜走得还要快。
慈宁宫已经落了锁。内侍来禀告太后:“太后,皇上来了。”
太后大为意外。忙收拾一下走出去,对等在厅里的昌庆帝道:“皇上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昌庆帝扫一眼跟在太后身边的奴婢,淡淡道:“你们都退下!”
奴婢们悄悄看太后一眼,见太后轻轻点头,忙退了出去。
眨眼间厅里只剩下昌庆帝与太后二人,昌庆帝迫不及待地道:“母后,朕想见见青娥!”
“见青娥?”太后眼神一紧,“皇上想到了什么?”
昌庆帝难掩急切:“母后,朕想问问青娥,当年的嫡皇子身上可有什么胎记,不然任是如何追查,都不能确定嫡皇子身份。”
“这个,哀家其实已经问过了。”太后表qíng淡淡的,“青娥说,当年给小皇子洗澡时,曾经在小皇子的脚趾肚上看到七颗红痣。”
昌庆帝眼神一缩:“七颗红痣?”
他下意识蹙眉,猛然想起来什么:“母后,朕记得,南安王脚趾肚上就有红痣!”
凭什么他的儿子脚上会和南安王一样生有红痣啊,他才是那个当爹的!
太后一见昌庆帝满脸不慡的模样,心中一沉,唯恐他胡思乱想,忙道:“不知皇上可还记得,光昭帝便是脚趾生有七颗红痣的。”
昌庆帝一怔,点头:“是,玉牒上是这般记载的。”
光绪帝就是当年被第一代沐恩伯救下的那位太子,因其才德出众,后来开创了大梁盛世,记载这位帝王的事迹尤其多。
野史里,还有说这位帝王早就与当时的沐恩伯之女私下定qíng的,可惜沐恩伯之女红颜薄命,令还是太子的光昭帝遗憾不已。为了弥补遗憾,在光昭帝的求qíng之下,当时的嘉德帝才颁下那道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旨意:怀仁伯府后人中第一个品貌端庄的嫡女,以太子妃之位待之。
昌庆帝忽然深深忧虑起来:“母后,据玉牒记载,咱们容氏脚趾生有红痣的皇子大多早夭了,就算有长大成人的,比如南安王,亦是体弱多病。”
玉牒乃是皇家族谱,平日由宗正寺保管,除了帝王,尊贵如太后亦无权随意翻阅。
太后心中一沉,问道:“那程澈身体如何?”
昌庆帝苦笑:“朕都派他去打仗了,您说呢?”
嘤嘤嘤,不要啊,他现在根本没法接受这么优秀的儿郎是别人家的!
太后同样有种心qíng大起大落的感觉,叹道:“这样吧,哀家明日宣老卫国公之女韩氏入宫,先确定那孩子脚趾肚上有无红痣再说。”
“那就劳烦母后了。”
昌庆帝满腹心事走了出去。
翌日一早,韩氏就接到了太后传召入宫的消息,一顶小轿进了宫城。
“太后。”见到太后时,韩氏难掩激动,大礼拜了下去。
“快起来。”太后亲自上前把韩氏扶起,一脸感慨,“明珠啊,哀家好久没见过你了,没想到你和年轻的时候相差无几。”
第469章 地动
韩氏听了,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这都是她闺女的功劳,美白符、嫩肤符之类的轮番给她用过,哪有不年轻的道理。
不过这些事就不能对外讲了,不然京城那些夫人们还不把她闺女生吞活剥了。
太后见韩氏美滋滋的,不由好笑。
这个韩明珠,还是那么简单,因为别人一句随意的称赞就欢喜起来。不过正是这种xing子,才会在经受了多年冷落磋磨后依然保持乐观吧。
许是深宫太寂寥沉重,太后对韩氏很有几分真切的喜欢,拉着她的手道:“明珠,你随我来。”
韩氏跟着太后走进一间室内,见到冯皇后不由愣了。
“真真?”韩氏快步走过去,抱住冯皇后就哭,“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嘤嘤嘤……”
冯皇后眨眨眼,居然认出韩氏来,笑盈盈道:“明珠,你哭什么?你不是说能嫁给喜欢的那个人很欢喜吗,恨不得马上就成亲呢。”
冯皇后说着,掩口笑起来。
手帕jiāo之间说的悄悄话被冯皇后当着太后的面说出来,令韩氏脸一红,慌忙看了太后一眼,忽然又意识到不对劲:“真真,你——”
韩氏不由看向太后。
太后叹道:“皇后的病一直没有好。只是皇上开恩,允许皇后跟着哀家住在慈宁宫了。”
韩氏跟着叹了一口气:“当年明明那么好的。怎么就这样了呢?”
已至中年,韩氏却越发茫然起来。
如果说她与程修文的婚姻,是因为她qiáng求来的。落得如此结局是咎由自取,那么皇后呢?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最终怎么也落得这般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