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 / 2)

娇娘春闺 笑佳人 3853 字 3个月前

四月好时节, 官船沿着运河平稳地向北行去,天蓝水清,岸边芳草萋萋。

“表姐你看, 前面就是通州, 等到了码头,咱们下船, 再坐一个时辰马车,就能到家了”

清晨一早,阿娇带着表妹薛宁走出船篷透气,薛宁四处看看, 突然指着前方道。

阿娇只看到碧蓝的天空, 清澈的河水,视线所及, 仍是一片河水、旷野, 并未见城池码头。

“宁宁怎么知道前面就是通州”阿娇疑惑地问。

薛宁嘿嘿一笑,指着斜对岸岸边的一棵歪脖子柳树道“我们过来时, 离开通州不久就看到这棵树了, 现在咱们回来, 看到它, 岂不是说明通州不远了”

阿娇惊讶道“宁宁记性可真好。”

薛宁高兴地笑“终于回来了, 我好想爹爹, 表姐你不知道, 我刚出生爹爹就去参军了, 好不容易才跟爹爹团聚,娘又带着我们去江南给外公他们磕头, 分开这么久,不知道爹爹有没有忘了我长什么样。”

“放心吧, 你爹爹忘了谁也不会忘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孟氏挑帘出来,笑着对女儿道,身边跟着九岁的薛琰。

“姑母也来了。”阿娇朝母子俩笑道。

孟氏点头,走到姐妹俩中间,发现果然到了通州地段,孟氏也顿觉精神一振。

儿女们去一侧玩了,孟氏偏头看侄女,见一路行来,侄女脸上已经没了刚离开赵家时的郁郁寡欢,孟氏欣慰道“过去的都过去了,阿娇以后不用再想,等咱们回了将军府,姑母先请良医替你调理身体,身子养好了,姑母再给你找个好郎君。”

阿娇知道姑母是好意,在所有长辈眼中,女儿嫁的好才会过得好,老姑娘只会让人嘲笑同情。

“再说吧,反正我已经十八了,也嫁过,再嫁不急。”阿娇笑笑道,一副不抗拒但也不忧虑的模样。

孟氏爱怜地拍了拍侄女的手。

快到晌午的时候,官船行进了通州码头,但来往船只太多,孟氏这艘船还要排队等候靠岸。

“爹爹”凑在窗户前的薛宁突然大叫一声,激动地朝外面挥手。

阿娇一听那位当过山匪头子的姑父来了,突然紧张起来,姑母把姑父说得那么听她的话,是真的吗

坐在表妹身边,阿娇忐忑地从表妹与窗棱中间的缝隙往外望去,就见码头上站了好多来接人的百姓,挤在最前面的一行百姓当中,有一身形雄伟的四旬男子正朝这边望来,然后也跟薛宁似的,一边挥手,一边喊宁宁。

这肯定就是她的大将军姑父了。

不知道是晌午的阳光太灿烂,还是姑父见到表妹笑得太灿烂,阿娇认出姑父的第一眼,竟没有一点害怕的感觉,反而觉得姑父敦厚淳朴,一看就不像恶人,只是姑父笑容太大,距离又远,阿娇光看到姑父大张的嘴与牙了,具体模样分辨不清,不丑就是了。

旁边一艘船行过来,挡住了双方的视线。

薛宁急着出去见爹爹,孟氏按住女儿,皱眉教训道“我说过多少次了,进了京城就要守京城的规矩,不可再像在乡下时一样胡闹,看看你哥哥、表姐是怎么做的。”

以前的日子充满了不确定性,孟氏最先教导一双儿女要坚强自立,规矩礼仪上并没有太注重,现在丈夫立功封了官,家里以后来往的也都是官宦人家,孟氏便也该换一套教养子女的方法。

“就娘规矩多,爹爹都不管我。”薛宁嘟着嘴道。

孟氏板着脸道“你爹爹也是我管出来的,否则哪会有今日的出息,你最好给我听话。”

薛宁小脸上全是不高兴,却也乖乖坐下了。

官船终于靠岸,孟氏帮阿娇、女儿戴好帷帽,自己也戴上,这才领着孩子们走了出去。

薛敖巴巴地站在岸上,盼媳妇盼女儿,结果只盼出来三道戴帷帽的身影,只有儿子露着脸。

“爹爹”薛宁一头扑了过来。

薛敖大手一捞就将女儿抱了起来,对着白色的帷帽连亲三口。

“都多大了,你还亲,不许再亲”孟氏低声反对道。

薛敖岂止想亲女儿,他还想亲自己的观音媳妇,只是周围人太多,实在不好下手。

“就你规矩多,还真成大家闺秀了”薛敖笑容痞气地调戏道。

孟氏瞪他“孩子们在呢,你正经点。”

薛敖摸摸儿子的头,收起痞笑,目光从媳妇的帷帽上移开,落到了阿娇身上。

孟氏牵着阿娇走到身前,给阿娇介绍道“他就是你姑父,泥腿子一个,读书不多不懂规矩”

“哪有你这么说自己的丈夫的”薛敖打断孟氏,径自对阿娇笑道“阿娇是吧,我是你姑父,你放心,你姑母对你有多好,姑父对你只会更好,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你安心在咱们家住着,姑父把你当女儿养。”

他五官俊朗,笑的时候灿烂,不笑的时候仿佛也在笑,实在是很可亲的一个人,阿娇与官爷在一起住了一年半,面对官爷都不如面对这位新姑父自在。

“阿娇见过姑父,以后要给姑父添麻烦了。”阿娇屈膝行礼道。

薛敖忍不住打了个激灵,吸口气道“你们还真像亲姑侄,瞧瞧这大家闺秀的做派,好了,家里饭菜都做好了,咱们赶紧上车吧。”

他一手抱着女儿,一手牵着儿子,转身在前面带路。

阿娇扶着姑母,笑着跟上。

薛敖的将军府是皇上御赐的,三进的宅子,带两个跨院。孟氏带阿娇启程之前,提前写了封信给薛敖,薛敖早已让人收拾好了一个跨院,专门给阿娇住,还给阿娇买了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

一家人回了府,先坐在一起吃饭,吃完饭孟氏再陪阿娇去跨院认丫鬟。

“姑母太破费了,我用一个丫鬟就够了。”看着跪在面前的四个丫鬟,阿娇对姑母道。

孟氏牵着阿娇进屋,低声叹道“阿娇你别跟姑母见外,说实话,要不是姑母以前连累了你爹你娘,以你爹的才情抱负,现在官职未必比你姑父差,你天生官家小姐的命,只是命苦耽搁了那么多年,现在姑母只是让你过上该过的日子而已。”

阿娇急道“您别这么说,我爹我娘从未怪过您。”

孟氏感慨道“为何不怪因为咱们是一家人,所以姑母给你什么,你安心收下就是,别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