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四章(1 / 2)

于是, 陈伟业和陈竹确定下了买房的大方向。

接下来,他们商量着怎么把这些东西给卖出去,陈伟业说, “黑市肯定不行,黑市会压钱。”

“嗯, 肯定不行, 而且参与的人多了,分的钱就少了。”

“对, 所以我要单干。”陈伟业点头, “大不了多花些时间, 只要在赵知青离开之前弄好就行。”

“没错,爸,我有一个想法。”

“你说说看。”陈伟业觉得她脑袋瓜子是真的好,总能想到他想不到的, 而且有野心, 但却是一步一步地走, 没想着跳着走。想买房,也是在他们家日渐好起来的情况下萌生的想法。

“爸爸不是已经和城里的那几乎人家是长期合作关系了不如再多发展几户人家”

“可是这么多东西, 他们吃的下吗”

“爸,看着多,其实也不多,我觉得里面很多东西都挺畅销, 正好过年要走亲戚,他们总要送新年礼吧。”

陈伟业说, “等明天早上我出去一趟,去看看他们需要什么,让他们就你上次说的这个叫下单, 是吧”

“对,就是下单,他们下单,爸爸送货。”陈竹笑着说。

“可以。”

“爸,你最好拿笔记下来他们要什么,确定好了,明天回来之后好整理,后天就可以送货上门了。”陈竹说。

“行,我也怕搞混,到时候记下来。”陈伟业点头。

陈竹想,等以后改革了,她爸的事业线就可以上线了,现在就暂时猥琐发育吧。

“爸,价格不要太便宜。”

“放心,这市场上的价格,没有比你爸我更懂的了。”他对市场上食物价格的浮动很了解。

“嗯。”

“你也挑一些要用到的东西留下来,别都换成钱,布票可以留下来做新衣服,还有工业票,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买一个自行车”陈伟业嘀嘀咕咕。

陈竹听着,她觉得她爸现在倒卖这些东西越来越得心应手了,“爸,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赚钱第二。”

“我知道。”

陈伟业第二天就去城里了,到了下午,他才回来,回来经过知青点,他找了赵森宇,把别人要的东西给他看,他看了一眼,接了过来,发现是一户一户家庭,眼里闪过一抹诧异,隐约明白了陈伟业是怎么把东西给销出去了。

“我明白了,东西我会准备好,”一顿,他说,“等到十点以后,你到小树林去,我拿给你。”

“嗯,你一个人好拿出来吗”陈伟业问。

“没问题。”

这一天晚上,天黑了,大冷的天,很多人睡得早,躺在被窝里暖呼呼的。

赵森宇等屋里的人都睡了,喊了李建斌,那些东西他一个人得走两趟,而且他得避开人,这里的知青他最信李建斌,之前就说好了替他看门。

“哥,你放心去,小心些。”

“嗯。”

赵森宇把东西扛在背上,一手各提着东西往外走。小树林那儿,陈伟业和程秀丽已经等在那儿了。

“赵知青,你来了。”

“我没管多少量,反正你提到的东西,我就拿过来了,具体你自己回去再分一分。”

“行。”

走了两趟,赵森宇把东西给弄出来,又把陈伟业给他的纸还回去。

他们没说什么话,点了点头就各自分开了。

程秀丽力气大,和陈伟业一起把东西给弄回去,一路上都小心翼翼。

一回来就喊陈竹来帮忙,关上门,三人进了屋子,偷偷摸摸的。陈竹接过纸,报需要什么东西,陈伟业和程秀丽两人一起装,这一回他们要的东西可真的是多了,他们也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备货。

“家,十个鸡蛋,五斤玉米,六斤番薯,要一坛腌菜,五个咸鸭蛋”

大概有五户人家,所有的东西都被分成一坨一坨的,家里有蛇皮袋子,一户人家装一个袋子,保证东西不会出错,但是鸡蛋这类易碎的则要分开放,把需要的东西全部放进了竹篓里,他们又犯难了。

这些东西多,要到城里太明显了。

陈竹皱着眉,突然笑开了,“不难不难,有法子,爸,明天你去借驴车,我们光明正大地出去。”

“你这个丫头,还跟我们打哑谜快说”程秀丽没耐心地说。

“奶奶的脚不是还没好吗我们送奶奶去城里看看。”

陈伟业一下子明白过来了,“你奶我是放心,她巴不得我好,可是啊,闺女,我们不能弄虚作假,骗人啊。”带着老人家进城,却不是真的去看病,这太违心。

“爸,我是认真的啊,奶奶的脚去城里看看,卫生所的条件就这样了,奶奶的年纪大,还是去医院再看看的好。”陈竹无奈,“我是用了点小心思,到时候你和妈去送东西,我和奶奶一起去医院,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

程秀丽赞同,“这是一个好办法,你前几天不是还担心妈的脚没起色嘛,送去医院看看也好。”

陈伟业笑了,“闺女,你这么孝顺,我就放心了。”

“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完美。”

“但是,你奶奶去看病,这花的钱怎么说你大伯肯定会说话的。”程秀丽想的更深远些。

“没事,他不孝顺是他的事,我爸孝顺就成。”陈竹说。

“对,我们出钱也行。”

程秀丽叹气,“我不是反对给你妈出钱,我就是怕你大哥以后都不管妈了,什么都赖上我们。”出钱出力的事都让他们上,那可不行。

陈竹哼了一声,“那也要他有本事,他要是敢,我就把他做的事给宣扬出去。”

“对对对,我大哥最爱面子,让他丢脸比让他丢钱还难受。”

明日进城的计划暂定,至于和陈老太太怎么说,这事就交给了陈伟业。

翌日,陈伟业便去了隔壁,和陈老爷子说了去城里看病的事,陈老爷子还没说什么,陈老太太焦急地比划不用,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休息一段时间就好。

“爸,我就是担心妈年纪大了,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好,卫生所说没事,可我心里不放心。”这是陈伟业的实话,从小他妈是一个哑巴,不会说话,可他妈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妈妈,不会因为他不听话就打他骂他,比起旁的同龄人,他是最无拘无束的。

陈老太太最常对他说的话就是,男孩子皮没事,可去干什么都要跟她说,不能干偷鸡摸狗的事,否则就把他的腿打断,这是他妈从小就对他说的话。

陈老爷子率先点头,“去吧。”

“嗯,我知道了。”

陈伟民突然出声,“我也一起去吧。”

“大哥,驴车坐不下,我媳妇和闺女都去。”

陈伟民怀疑地看他,“你们都去”

“对,得有人看驴车,到时候我媳妇看着,我和我闺女一起去医院,我闺女识字还能帮忙挂号,妈我就背着。”陈伟业说。

陈伟民一听,还挺有道理的,“那你们去吧。”如果他们去的话,那他就可以不用出面,还能省钱。

陈老爷子说,“路上小心点。”

陈老太太叹气,看他们都是为她好,她拒绝也没办法,只是心疼钱,抬头看向陈老爷子,多年的夫妻,他立马知道她想什么,余光扫过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不着痕迹地点点头。

陈老太太这才放心地被陈伟业背上了驴车,一行四人坐着驴车去城里。

雪,早就停了,可天气很冷,风吹在脸上,那是刀子般的疼,陈竹和程秀丽围着陈老太太坐着,程秀丽拿了一床老旧的被子盖在她身上,三人挤在一起也没这么冷了。

路上,陈竹便把他们家的事和陈老太太说了,“奶,你看,等我们陪你看了医生,等一会儿,我们去送一些东西。”本来是打算她一个人带奶奶的,但是她妈不放心,于是一家人决定还是先陪奶奶看病,再送货。

陈老太太一听,立马比着好啊,你们能挣钱,我心里开心,不过我就不用去医院了,要花钱又要

程秀丽打断她,“妈,今天出门,你是第一,送东西是第二。”

“对,妈,主要是你的这脚一直没好,还是去医院检查看看最好。”

陈老太太心里熨烫,想说什么也没说了。

于是他们先去医院看病,程秀丽留下来看驴车,陈伟业背着陈老太太跟在陈竹后面去医院了,陈竹去挂号,等了一会儿,轮到他们了便进去。

医生仔细地看了看,说是没扭到骨头,不过好的慢,可能是药不对,就开了药让他们去拿。

陈竹去拿药缴费,陈伟业带着陈老太太回驴车上,不一会儿,陈竹就回来了,他们便开始去送货。

陈伟业和程秀丽根据每一个麻袋上的名字送货,这是陈竹贴的纸,不然很容易把东西给搞错,他们临上去前,陈竹还交代他们,一定要当场检验,别东西不好了转头又指责他们,这就等同于后世的快递签收时要开箱检验。

五户人家相距不远,一个小时多就把东西搞定了,临走前,陈伟业又接了一些单子,他和程秀丽一起走到驴车钱,神色有些不好。

陈竹问,“爸,怎么了”

“又接单了,和今天的差不多,可能少些,但不会少太多。”

“那不是好事吗”程秀丽瞪他。

“爸是担心怎么把东西弄过来吧”

陈老太太一听,连忙出谋划策要不我明天假装脚疼,你再送我过来一趟